帮老年人迈过数字鸿沟:家庭“数字反哺”最具有效果

2020-10-26 14:34   来源: 互联网

根据国家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总报告,到 2036 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4.23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29.1%;到 2053 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4.87 亿,老龄化水平将上升到 34.8%。


据报道,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来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只需 41 年就能完成。


在一些学者看来,人口结构变得越来越 "老" 和数字形式变得越来越 "新" 的矛盾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社会进程中的一个共同问题,一些国家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处理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的概念和实践值得我们国家的发展借鉴和应用。


形成一个混合时代的终身学习社会


早在九十年代,较早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美国,便首次提出数码隔膜的概念,为此,美国政府发表了 "弥合数字鸿沟" 的报告,并通过了 "通讯法",要求电讯企业为长者提供普遍和平等的电讯服务。


普兰斯基等美国学者将社会人口划分为 "数字原始"、"数字移民" 和 "数字难民"。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被归类为典型的 "数字难民"。


由于他们不愿或不善于使用互联网,他们不断地被边缘化,甚至被排斥在数字生活之外,形成了诸如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等社会问题。一些学者还提出了老年人数字贫困的概念。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所副院长杨一凡教授说,数字鸿沟是老龄化社会的普遍现象,过去由于知识差异或教育水平的差异而造成的差距似乎更难弥合。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大多数国家都把积极老龄化作为一种政策取向,并从高层设计的角度关注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杨一帆说。


世界卫生组织把所谓 "积极老龄化" 的概念定义为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充分利用机会追求健康、参与和安全",在数字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便利无疑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欧美等老龄化国家更加重视老年人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倡导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多年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嘲弄’的情绪,一直认为老年人是落后和固执的代名词。" 深圳大学教授周玉琼认为,全社会都存在如何正确对待老年人的问题。


这位多年来致力于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的学者发现,许多老年人渴望融入数字社会,并能够通过学习掌握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技能。


在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的道路上,她更注重家庭的 "数字喂养"-- 家庭中的信息共享和代际互动,这已成为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渠道,也促进了彼此之间的认知和情感,这也是发达国家弥合数字鸿沟的一个重要概念。


杨一帆认为,老年人对数字参与的热情很高,但他们缺乏必要的数字参与能力和知识素养。未来,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维护与教育相结合的学习型健康城市,充分利用高校和社区的智力资源,形成一个混合时代的终身学习型社会。


在数字时代创造一种对年龄友好的氛围


面对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在高层设计、法律、社会组织和社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据杨一凡教授介绍,在这些国家的经验中,政府部门对数字公平和包容性有了更多的认识,将 "年龄友好型" 的理念融入到政策中,并设计了更多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数字化。



欧盟制定了"21世纪电子技能:促进竞争力、增长和就业",制定了统一的欧盟数字技能战略,侧重于老年人和其他群体的数字扫盲,并提出了终身学习等方案,同时应全面促进电子无障碍立法,以保护诸如瑞士政府和公用事业网络无障碍条例、西班牙计算机无障碍条例、荷兰网络无障碍条例等数字弱势群体的利益。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承波表示,依靠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可以提高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能力。例如,以技术为工具改善老年人生活的美国老年人技术服务中心,提供免费的电脑和数字扫盲课程,帮助老年人与技术进行社会化;美国非营利性组织"老年人网络中心"专门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网络教育,促进"老年人培训",发挥同龄人教育的作用。


在新加坡的学术交流中,西北政法大学讲师严玉荣特别研究了国家在提高老年人媒体素养方面的经验。2007年,半官方组织新加坡人民协会成立了快乐年龄委员会,通过公共教育、社区和同伴援助,促进新加坡的积极老龄化,并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媒体技能。


2017年,新加坡信息和通信媒体发展局推出了IM银网站,该网站提供视频指南,帮助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他们还启动了一个数字诊所项目,将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聚集在一起,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为了弥合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欧盟更加重视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欧盟与德国、西班牙和其他国家的老年人大学合作,建立了老年人数字学院,并免费提供课程,为老年人提供数字技能学习机会。


此外,欧盟制定了一项快乐的老年计划,鼓励社会部门和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满足老年群体的数字需求。


除了这些积极探索之外,一些国家基于保守的互联网技术创新理念,数字产品可能侵犯隐私和其他个人权利问题,以及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包容心理等多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老年人的数字鸿沟。


周裕琼认为,在互联网创新相对保守的国家,社会观念并不认为数字融合一定是一件好事,不使用数字产品的老年人不会有自卑感,这种文化会影响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自然会给这部分老年人留下一个 "窗口"。


家庭 "--" 数字反馈 "-- 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


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不仅是老年人的问题,也是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杨一帆看来,在做好高层设计工作后,国家也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不应以任何形式歧视老年人。


坚持用数字和非数字两种方式行走是不合适的,不应该促进所有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为不想或不想上网的老年人提供替代方案,使数字服务成为可选的,并允许‘数字断开’老年人能够获得同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周玉琼认为。


此外,一些科技企业在开发产品时,没有充分照顾老年用户群体,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老年社会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将成为新的消费痛点。


这也是公司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小公司可能暂时无法做到这一点,但对大型平台和企业应该有这样的要求。


周玉琼认为,结合国外经验,中国提倡家庭 "数字喂养",这是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一种更现实、更理想的方式。年轻人教老年人使用设备和互联网,让他们感到舒适,"不要落后",往往通过家庭的 "数字喂养更有效"。

image.png

这不是老年人尽可能多地上网,而是取决于使用互联网的广度、深度和程度。很多社区都想教长者上网,我带学生到社区去练习,但我觉得在社区或上了年纪的大学教老人一、两次是很困难的。"‘数字反馈’应该是长期的,不可察觉的,还是在家庭中更有效?" 周玉琼解释道。


她认为,发达国家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的国家,具有成熟的社会组织体系,完成了社会转型。在我国的数字化进程中,社区和公共福利建设仍处于过渡阶段,社会力量还相对薄弱。


周玉琼建议,家庭 "数字喂养" 可以融入中小学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和学校在弥合老年人数字鸿沟方面发挥作用,推动全家人进入数字时代,逐步形成新的社会观念。


然而,随着四代人家庭结构的改变,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变得越来越孤寂和空虚,家庭的权力不可避免地分散和随意。


鉴于一些老人因长者的威望和面子而影响家庭的 "数码回馈",他们可以借鉴美国成熟的社区志愿服务机制,鼓励大学义工进入社区,教导长者使用数码产品。李承波建议,社区长者的互助,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他们的恐惧,也可以弥补社区组织力量的不足,使 "数码回馈可以更多地以社区为本、更多元化、更个性化"。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教育之家"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