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青少年抑郁群体:难言的羞耻感与大学生抑郁筛查的困境
抑郁、熟悉和奇怪的名词。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份报告,称2005年至2015年期间,全世界受抑郁症影响的人数增加了18%。患有抑郁症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往往很难继续学习,找工作,甚至在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们也不得不提出离开。
情绪寒冷"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道路上画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停顿。今年9月,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要求高中和高等院校在学生体检内容中纳入抑郁筛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关注评估结果异常的学生。
这种做法能缓解青少年的抑郁吗?高校应该如何权衡照顾学生和保护疾病的隐私?学生们能在学校和老师面前说出他们真正的抑郁生活吗?
停滞
清华高成功者因严重抑郁休学
一位工程师因抑郁而辞职
今年6月底,李鑫(化名)向学校申请第二次停学。她本应在2018年毕业,她将再次放弃第三年的课程。让李鑫无法继续正常学习的是他自己的严重抑郁。
22岁的李鑫在2014年以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然而,由于大一新生被发现严重抑郁,李鑫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几乎停滞不前。
严重的社交焦虑、边缘认知功能、工作记忆和注意力的损害、前额认知功能的异常和执行功能的下降。"在李鑫多次的抑郁测试中,她的情绪障碍被秘密记录下来,在这些话的背后,她承担了她无法维持的正常的社会、学习和生活。
更别提认可考试了,即使是在普通课堂上记笔记也很难做到。"李鑫不记得自己是多久才开始告别"高成功者"的高效率,变成了"精神残疾者,注意力难以集中,行动迟缓"。她告诉"红星新闻"(Red Star News),她过去能够勉强参加课程,但在90分钟的课程中,她可以理解和记录长达半小时的笔记,剩下的时间里,她的大脑是空白的。
除了这门课之外,课外作业也逐渐成为李鑫无法完成的选择:"有时我带着书去图书馆,几个小时后,我就盯着自己的作业看。"与过去高考冲刺的效率相比,李鑫变得越来越慢,甚至在她大二的时候,许多抑郁症状也开始表现出身体化特征--头痛、失眠、头晕、不能自己吃饭、起床等等,严重困扰着她的学习和生活。
无奈,李鑫只能拿着自己的一堆抑郁症诊断报告,一次又一次地向学校申请停学。
笼罩在抑郁之中的王鹏(化名)也无法进入他人生计划的下一步。
去年6月,21岁的王鹏获得了本科文凭,并报告了自己对中度抑郁症的诊断。尽管他还伴有失眠、焦虑、心悸等症状,但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王鹏仍然选择隐藏自己的病史,勇敢地加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
然而,在六个月的大力支持下,王鹏终于选择离开。令他无法正常工作的是抑郁带来的许多生理反应:"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我的心跳加快,心跳加快,为了抑制心悸,我甚至不得不咬伤我的血液,当我回到家工作时很累,但我整夜躺在床上睡不着觉。
一系列来自抑郁的身体信号使王鹏很难继续从事工程师的工作。虽然月薪数万英镑的工作不容易找到,但医生们一再告诫他,有必要停工或停止工作,放松一下。最终,王鹏选择了在去年年底辞职,现在仍然失业。
跟王鹏一样,李鑫最大的爱好是躺在床上盯着手机或睡觉。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任何人或任何东西都不感兴趣。
专家:
接受抑郁症治疗的初中生和高中生人数显著增加
王鹏和李鑫是年轻抑郁症群体的缩影。在第八届海峡两岸及港澳学院心理咨询高峰论坛上,一些专家提到,1/4的中国大学生承认有抑郁症状,大一和新生抑郁发生率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行为,这是15至29岁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与成年人相比,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数量增加了,青少年在诊断抑郁症方面往往并不容易。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首席精神病学家屈山告诉"红星新闻",大多数来看医生的青少年不是自愿的,而是被父母"强迫"接受检查的。
因为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不太重视自己的病情,对病情的描述也不够具体,使得医生更难以诊断。"屈山说,主动接受抑郁症治疗的青少年人数不多,与成年人合作治疗也不够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