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教学与加强科研并不矛盾

2020-09-30 16:07   来源: 互联网

长期以来,教学与科研之间似乎存在着矛盾:对立论把两者甚至对立来讨论优先;良心论把教学和科研归因于道德和学术水平的评价,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是自发和自觉的;重奖理论注重增加人和财产的投入,忽视职业素养、管理效率和资源转化的作用。"打破五维"的号角已经响起。教学与科研如何平衡与"共存",才能轻松作战,焕发活力,最终形成合力?


一、一流大学以培养一流人才而闻名于世.


如何才能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140.png

从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维度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发生的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综合国力竞争的制胜因素和中美之间的博弈,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最终较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体,必须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以增强领导力量和塑造力量,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


从一流大学建设的规律看,一流大学以培养一流人才而闻名。教学是大学的基础,教学不是大学的基础,教学是办学的基础,科研是加强学校的途径,没有科研是领导,科学研究是创新和发展的方向。只有重视教学,加强科研,研究型大学才能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


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之中,这既是指导实践和实践促进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塑造科研素质,为科研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学生强化知识基础,掌握创新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塑造科研素质,为科研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调教学和加强科学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新时期以来,高校教学科研呈现出新的特点。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科研,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出高度综合性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使得教学科研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的需要日益迫切。随着教与学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进,"重教加强科研"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教与学的发展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学术包括‘发现型学术,综合型学术,应用型学术,教学型学术’,但在实践中,教学型学术长期被弱化,教师个人道德自律或依靠政策倾斜刺激教学,事实上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中师生互动与智慧生成的规律,促进了学术科学在教学过程中的深化。教学学术充分肯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的学术价值,其对规律的探索与科学研究具有同向性和融合性。教学学术呼唤打破教学孤岛,学术成果可供他人使用和开发,这对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教师队伍也是科研发展的前提。教与学,使教学与科研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得到衡量和评价,也使它们相互促进,有效转化成为可能。


产学研的深化为两者的整合奠定了平台基础。产学研合作是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高校与外界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科专业、教师和实践基地的建设,有利于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工业与教育一体化试点实施计划"的实施,也为深化高等教育领域学校与企业的联合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将工业和教育纳入国家重大战略和改革措施提供了新的机遇。


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是指挥棒,必须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构建与办学目标和实践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做到"软"与"硬"并重,教学"软指标"实现"硬考核",科研"硬指标"强化"软考核"。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从专业责任上强化教学责任,以奖励作为补充,真正建立起人才持续研究,学术成果长期积累的政策导向。引导学者回归学术研究本质。在打破"唯论证,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评价体系的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新体系,实现"破"与"立"的结合。加强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完善适合不同类型教师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使各类教师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流动。做到"上"与"下"统筹,在各个层面共同努力。学校要改革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供给,建立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政策导向;学院要创新实践路径,完善岗位聘任考核办法,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遵循规律,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高教学能力


建立科研反馈教学的教学评价支撑体系,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模式。以推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促进教学队伍、学科队伍和科研队伍的整合,促进三者有机结合。要建立科研反馈的教学评价支持体系,规范教学与学科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的及时转化,促进本科生科研平台的开放,建立专项教学改革项目和专项资金,鼓励优秀科研成果进入教材和课堂。创新团队管理模式,提高团队协同作战能力。


为促进人才培养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充分发挥顶尖创新人才培养主渠道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源作用,学校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产业产业发展,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育人和科技成果及时转化要紧紧抓住培养一流人才这一核心任务,促进学生融合培养,选拔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本科生,开启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让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接触大项目,激发科研兴趣,夯实学术基础目前,许多高水平大学在本硕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通过整合和转化优质平台资源,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向高纬度迈进。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教育之家"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