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博士邓婷:李晶晶的平凡之光,照亮不凡的人生之路

2024-12-27 15:16   来源: 互联网

“我们都是平凡人,向李晶晶们致敬”征文

作为一个跟随李晶晶巡线、并见证了采访李晶晶全过程的人,我想我对《平凡的光华:李晶晶的50万公里长征路》这篇人物报道有着更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身为一位从小在戈壁大漠中长大的油二代,沙漠、石油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坚守21年、一年里有240天在巡线、50万公里、枯燥、危险、平凡……这一个一个具体的字眼背后的故事,对我来说却是陌生的,也是震撼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在1961年发表的《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中指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从盘古开天辟地、伏羲画卦、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到大禹治水、后羿射日,一个又一个传说,无一不在述说着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必胜故事。当我读完《企业观察报》刊发的《平凡的光华:李晶晶的50万公里长征路》这篇报道时,一个鲜活的,战天斗地的故事清晰地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李晶晶,一个普通的管网巡线员工,用他21年的坚守和奉献,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传奇。

每天15公里的徒步巡线,一年365天,至少有240天都在巡线路上度过;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十几周!每一个数字都体现出平凡背后的伟大和担当,体现出以李晶晶为代表的管网人用双脚丈量首都“供气生命线”战天斗地的英勇和坚韧。

此次采访,我有幸同李晶晶一起走过了短暂的巡线路程,也亲耳听到沿途老百姓对李晶晶的称赞,亲身感受了巡线的艰苦,更亲眼见证了这道用无数管网巡线人走出来的“供气生命线”的平凡而又非凡。

大爱无声,大道至简,大隐于凡,真正的英雄是隐藏在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英雄杨养正;是以残疾行大善之举16年间累计捐赠超100万元资助留守儿童的胡雷;是参与了中国全部45次核试验任务,52年坚守在罗布泊的大国脊梁林俊德;是从普通农民到电力工高级技师,被誉为“工人教授”自学成才的窦铁成;更是用双脚守护“供气生命线”21年,无私奉献、助人为乐、默默无闻的李晶晶。

随着文章的深入,李晶晶的形象在我心中逐渐丰满起来。他不仅在工作中严谨认真,在生活中更是善良淳朴,用自己的工资收入帮助沿线困难的村民。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像李晶晶这样的人,他们或许没有李晶晶那样壮丽的巡线路径,但他们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们不如张桂梅那样,以一己之力改变无数山区女孩子的命运,但他们同样是教师,用自己的一生照亮学生的未来;他们不如钟南山专业,但他们同样是医生,用短暂的接诊拯救无数人的生活甚至是生命;他们不如时传祥是全国劳模,但他们同样是清洁工,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城市的整洁与美丽。这些人,虽然平凡,但他们的灵魂和精神却同样伟大。

李晶晶的事迹,是对“平凡中见伟大”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当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新找回中华民族的自觉与自省之时,这一宏伟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普通民众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没有丰厚的物质回报,没有耀眼的职业背景,也没有显赫的头衔加身,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人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的真谛。

他们的故事,虽不显山露水,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平凡努力,汇聚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使得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犹如蚍蜉撼树般的壮举——得以在现实中逐一实现。李晶晶的故事,正是这无数平凡英雄中的一个缩影,他的经历激励着每一个人,让我们相信,在平凡的生活中,同样可以书写出不凡的篇章。

这篇报道也让我深受启发:李晶晶,一个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对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一次深刻反思和重塑。他不仅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还在生活中积极帮助他人。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资助孩子上学、帮助老人看病,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却汇聚成了一股温暖人心的力量。

在此,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对“李晶晶现象”进行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解读,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审视“平凡中见伟大”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首先,李晶晶“平凡中见伟大”的现象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在《企业观察报》的报道中,李晶晶作为一位在毛乌素沙漠南缘坚守了21年的巡线工,他的工作看似平凡,却关乎着亿万人的温暖与安宁。这种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的精神,是当代社会应该积极倡导的,因为它是对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和功利心态的一种有力回击。

其次,李晶晶“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现象体现了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与传递。他把自己不多的收入、甚至爱人的收入,用于帮助沿线困难的村民,无论是资助孩子上学,还是帮助老人看病,他都毫不吝啬地伸出援手。这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与传递,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日益凸显。李晶晶的故事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和改善这些问题,推动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再者,从学术与专业视角来审视,“李晶晶现象”确实为我们揭示了一种新颖的认知维度,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有益的补充与反思。在传统经济学框架内,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常被置于核心地位,而人的主体性和社会价值往往被边缘化或忽视。然而,李晶晶的事迹深刻地展示了人的价值维度远不止于物质财富的累积,更重要的是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以及对他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体恤。

这一价值观念的转变,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人的本质和社会进步机制的理解,还启示我们探索一种更为全面且包容的社会发展模式。该模式不再单纯追求经济指标的攀升,而是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的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它强调个体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人文关怀。

因此,“李晶晶现象”不仅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挑战与补充,更是推动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他鼓励我们超越单一的物质追求,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为构建更加公正、和谐与可持续的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李晶晶的事迹不仅在社会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更从心理学角度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一是坚韧不拔的自我实现。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在满足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李晶晶的工作虽然艰苦且充满挑战,但他从未放弃,反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巡线岗位上。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他追求自我实现过程的体现。李晶晶的事迹启示我们,追求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而非仅仅外在的奖励,是激发个人潜能和创造力的关键。

二是逆境中的心理韧性。面对荒郊野外、沙漠沟壑的恶劣环境,以及酷暑严寒、风沙雨雪的考验,李晶晶展现出了极强的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逆境或创伤时,能够迅速恢复并适应的能力。李晶晶在巡线过程中多次遇到紧急情况,如第三方危险施工等,但他总能沉着冷静地应对,用智慧和勇气化解危机。李晶晶的韧性不仅帮助他在工作中取得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宝贵启示:保持乐观、坚韧不拔,是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关键。

三是无私奉献与优秀品质。李晶晶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雷锋式”优秀社会分子。他用自己不多的工资收入想方设法资助沿线困难村民,无论是资助孩子上学、帮助老人看病,还是借给同事和村民钱款,他都从不吝啬。李晶晶的事迹告诉我们,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将关注点从自我转向他人,利他利社会,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还能提升个人的优秀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是平凡中的自我认同与价值感。在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容易忽视那些身处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然而,李晶晶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平凡中的伟大。他深知自己的工作虽然平凡,但责任重大,关乎着千家万户的温暖与安宁。这种对工作的认同和尊重,让他在工作中找到了自我价值和归属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肯定,是维持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与心理共鸣。李晶晶的事迹不仅激励了他自己,也影响了周围的人和社会。他的故事被全网和国际大公司微软的传播后,引发了人们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和尊重。这种关注不仅提升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李晶晶的事迹激发了人们的心理共鸣和共情能力,让人们更加关注和理解那些身处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

综上所述,李晶晶的事迹无论是从社会学还是从心理学角度都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他的坚韧不拔、心理韧性、无私奉献以及对平凡工作的高度认同和尊重,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以李晶晶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理解那些身处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进步的社会环境。

最后,我要向李晶晶致以“高山流水”之敬!君子如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李晶晶的精神,恰似此兰,令人敬仰。

我更要向那些慧眼识珠,发掘、赞誉、传播、弘扬李晶晶事迹的人们和媒体,致以崇高的敬意。李晶晶的故事,如明灯照亮夜空,让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崛起之真谛——它不仅仅依赖于物质的累积,更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他的坚毅,犹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屹立于风雨之中,塑造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形象;他的善良,如同清泉潺潺流淌,滋养着万物,成为了民族道德的高尚标杆;他的担当,如日中天般光芒四射,照耀着四面八方,不仅彰显了个体的非凡力量,更是构成了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我相信,李晶晶的事迹必将如春风化雨,感染并启迪更多人,让我们重新审视工作的价值、责任的重大、人生的意义和未来的方向。(作者\邓婷)

【作者简介】邓婷,土家族,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共党员,曾就职于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臻迪PowerVision 集团(上市公司)等企业,先后担任集团人力资源总监、总裁助理、人效中心总监等职务。具备扎实的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拥有10 年人力资源总监及5 年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经验;并先后任职于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类企业,具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

2012-2014年,独立撰写完成并全过程组织各大央媒、社会媒体和新媒体实施《2021年中国企业人效白皮书》《2022年中国企业人效白皮书》《2023年中国企业人效白皮书》新闻发布工作,在全国引起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完成人效理论研发和PES工具包的研发相关工作,并针对包括财富500、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港股上市公司、美股上市公司,超过7000多家上市公司的财务等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标等等。


责任编辑:刘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教育之家"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