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杨丞钧|北方艺术家的南方新气象

2024-12-28 22:52   来源: 互联网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1219/e9fa73d2143121904e5f90882f66e05a.jpg

简介

杨丞钧

高级美术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教育:

南开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任职:

中国美院视觉艺术研究院一研究员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浙江万里学院一硕士研究生导师

浙江钱江书法研究会—会员

浙江省现代画院一研究员

参展概况

《龙凤呈祥》18届西湖艺术博览会-金奖

《无相菩萨》中国收藏家协会推荐展一优秀奖

《陶泥欢喜》入选中华(台湾)陶艺协会特展

《超然物外》入选交杯幻盏-第四届都市陶舍千杯展

《清风正气》第三届中国廉政文化书画精品展-优秀奖(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出)

《野塘晚步》河南省美协新人新作展览一优秀奖(郑州美术馆展出)

《向上向善》入选建党l00周年书法美术主题创作展一优秀奖(浙江美术馆展出)


宋韵千年入画来

历史上的宋朝,是一个非常奇特、不平衡以及矛盾的时代:它繁荣,但国库却经常处于空虚状态;它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实力却并不强大,但从艺术手作发展的角度来说,它是呈现着向上的趋势,比如瓷器,不论在产量还是制作技术上,宋朝较之前代都有很大的提高。

▲杨丞钧瓷画作品

  它拥有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和哥窑五大窑,而现在驰名中外的景德镇瓷器也由此始;当时,北宋瓷器也大量运销国外,成为重要的输出品,这由近年来在亚非各地出土大量瓷器可见一斑。为什么提到宋朝,提到陶瓷?是因为记者这次采访的艺术家与此二者有关。艺术家杨丞钧出生于河南开封,而开封曾是北宋首都;现工作的杭州,曾是南宋首都。而他也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国内唯一的陶瓷艺术高校,并师从众多陶瓷名家。这种种因缘联系,离不开的是他对陶瓷的热爱。

  作为八朝古都,开封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从小在传统文化浸润下的杨丞钧,遇见陶瓷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时眼里早已溢满无尽的喜爱之情。 

▋ 不变的内核是美

  但其实,这满溢的喜爱之情又何止停留在陶瓷艺术一处。书画、油画等都是他喜爱,及探寻的艺术形式,可能会觉得不“专”;但于杨丞钧而言这些是相辅相成的,况这些更多是形式,是媒介,是外壳,然内核仍是一致的,是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

  志学之年杨丞钧拜师学艺,师从中央美术学院王一汀先生系统地学习素描、水粉、书法、国画等基础学科。这为他之后的创作打下了稳固的根基,也正是在这结合东西方理念,不断探索与实验的过程中,杨丞钧体悟到,国画追求意境及笔墨的运用,油画追求尽精微及现实关照,陶瓷追求火的艺术及天人合一的理念。无论什么艺术形式,美始终是不变的,每一件艺术作品则都需用匠心去打造。

▲杨丞钧素描作品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1219/74089fb4b40cce8ea774ca4c8e372f34.jpg


▲杨丞钧油画作品《凌波仙子》

▲杨丞钧书法作品

▲杨丞钧工笔作品

创新融合得有前提

  当被问到缺乏创作灵感,会如何做时,杨丞钧说,可能与自身涉及多种艺术形式有关,目前的创作状态也还是良好。而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多元化的新观念”是杨丞钧理解的灵感来源,他也一直在创作中坚持跨界融合,持续吸收与借鉴其它艺术门类的元素。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1219/d74ead20a4b5de233f18c04eb923b8d6.jpg

▲杨丞钧陶艺作品

  近期杨丞钧也正在研究和推广文人瓷画。什么是文人瓷画?它是把书画技艺和陶瓷艺术集合形成的新的跨界陶瓷品类。陶瓷艺术与书画艺术均源于传统,也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时代的不断更替变迁中,其也在不断地传承,也在不断地迭代创新;创作者不同的创作理念,使用不同的技法等都能使二者产生不同的新兴反应。无论古,还是今,都需创新以进步;杨丞钧不仅寻求着二者各自的变化,也将二者作以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美。我们需要创新,但创新也绝不是盲目的。杨丞钧说,创新及发扬的前提是你得知道什么是好的。你的心中得有一根标尺,它对什么是永恒的,什么又可能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艺术作品须有着精准的把控。

 https://img2.danews.cc/upload/images/20241219/add4a0b93fea1e2a33a2abefb3374f87.jpg

▲杨丞钧油画作品《春睡》

  关于传统文化如何与当下的年轻人作连接一直是热议的话题,记者也就这一话题询问了艺术家,而杨丞钧则提出可从艺术展览作为切入口,比如将传统元素重新诠释策划成符合当下审美的生活空间。而在看到由杨丞钧担任策展人的 “湖上映红” 王清州彩墨艺术展时,记者觉得这也是一种有效的连接方式,它能让年轻人近距离地感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刘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教育之家"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